Advanced Search
Advanced Search
Add new
Update
Impact FactorCNKI: 0.776
|
Five-year Impact FactorCNKI: 0.790
|
CiteScore 20222024:0.6
|
Editor-in-ChiefWU Guozho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辐射化学专业设立66周年暨60Co放射源辐照装置运行40周年纪念
1958年9月,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在北京创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核武器的研究与发展,建设我国自己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建校时就设立了辐射化学专业。1970年学校南迁到安徽省合肥市,尽管当时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仍保留了辐射化学研究方向。1974年,杨承宗先生着眼于国家原子能科学的长远发展和辐射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向学校提出建立钴源辐照装置,与辐射化学教研室老师们一起,历经十年努力,于1984年4月10日完成60Co放射源辐照装置的建设,并开始运行。60Co放射源辐照装置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个大科学装置。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少数全方位培养辐射化学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单位之一。辐射化学教研室秉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实交融的传统,发挥辐射化学交叉科学优势,因材施教,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在辐射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积极发挥60Co辐照装置这个科研平台优势,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平台拓宽研究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多次荣获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的奖励。与此同时,辐射化学教研室非常重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世纪70年代教研室培养的学生成为我国在辐射聚合、辐射接枝和辐射交联与裂解领域的多个产业化项目的研发主力。20世纪80年代教研室师生自主研发的辐射乳液聚合法制备的KG型印染助剂,现在年产值已超两亿元。紫外光辐射交联聚烯烃生产技术已推广到国内多家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后,教研室不断发展辐射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推动辐射化学应用研究不断向各类高端前沿的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拓展,积极抢占科学研究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取加快辐射相关技术的工业转化规模,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
值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辐射化学专业设立66周年暨60Co放射源辐照装置运行40周年之际,谨以此刊,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钴源辐照装置为我国辐射化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价值创造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表达编辑部的崇高敬意。
Impact FactorCNKI: 0.776
Five-year Impact FactorCNKI: 0.790
CiteScore 20222024:0.6
Editor-in-ChiefWU Guozhong
WU Guozhong
吴国忠